疫情本身不再赘述,伴随家居企业陆续开始谋划复工复产,大家除去关心疫情对人的健康影响之外,比较迫切的是关注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对企业经营基本盘的影响,以及终端加盟商和经销商的存活情况。
疫情将造成家装与家居花费的短期停滞,据保守估计,在2020年3月15日之前,家居行业线下零售基本不会有哪些业务。假如在4月可以恢复正常经营,zui快也要5月才能迎来花费的爆发期。经过多方采访调查,笔者概括剖析疫情主要将对家居行业产生三大影响:
影响一:一季度家居线下花费或降至冰点
现在各大家居卖场纷纷延迟开始营业时间,大多定在元宵节后的2月9日左右重新开张。但受疫情影响,家居卖场即便是延迟开始营业,大概率短期内也不会有太多的顾客。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家居卖场在疫情结束前没办法组 织线下活动,企业也没办法展开小区推广,让用户流量本就稀缺的线下家居建材零售业务雪上加霜。
据业内人士推测,在3月15日甚至2020年第 一季度结束前,线下不会有哪些业务,假如4月份能恢复,也得5月份迎来花费的爆发。2020年的春节本就早至,大家在1月份也只做了不到半个月的业务,总体来看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家装与家居建材行业的线下花费或将降至冰点。
影响二:一二线城市很多加盟商存活堪忧
受花费后延,影响zui大的群体还是加盟商和商家。加盟商们的身上有三个大包袱:房租,工人的工资和库存。商家通常都是靠零售端的现金流做滚动经营,假如持续3个月没有业务,加盟商这样的小微企业将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对于三四五线城市的小商家而言,他们可能还能抗,起因在于其使用的大多是夫妻店的经营管理模式,本地建材城的租金不高,职员工资重压不大,再加之有弹性物业政策扶持,可能能熬过艰难时期。
但对于一二线城市已使用公司化经营模式的加盟商而言,他们的重压显而易见。这类型型的加盟商本身很依赖现金流来支撑扩张性经营,假如还运营多个品牌和多个品类,可能借助了资金杠杆,三个月假如没什么业务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资金链会断裂。
一位家居零售企业操盘手对笔者表示,假如终端零售能在4月份恢复正常状况,前3个月带来的亏损至少需要3到4个月的时间来补救。总体来看,加盟商今年想要盈利会十分困难,一些中小加盟商预计在3、4月就得退场。
影响三:工厂、制造企业复工复产铁定延期
疫情也给工厂的生产制造体系带来了巨大重压。工厂里从事生产的职员海量,一方面使得复工后厂内的防疫重压加强,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工厂要承担不菲的职员薪资。假如终端零售市场受疫情影响持续低迷,对于家居行业的工厂而言,即便制造出了商品,它们的命运也只是成为库存。概括而言,2020上半年工厂的负债率都会有所提高,一些现金储备不足的制造企业其现金流重压也会明显增大。
据笔者观察,大多数家居制造工厂短期内复产无望,延期开工已成势必。对于品牌总部而言,复工复产的防疫重压不是大问题,它们关注的重点在于怎么样做好延期复产期间的工作规划,摸清加盟商的存活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当务之急。
天灾不可防止,这对于企业经营而言是不可抗拒的原因,企业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拓展自救。笔者认为,企业需要立足当下,从宏观的行业生态视野出发来拟定适宜的方案,具体可以展开为以下三大方面:
对策一:积极拓展线上推广储备花费潜力
针对现在线下零售没有进展的近况,企业应积极拓展线上推广活动。2003年深受非典疫情影响的市场孕育了京东这样的零售巨头;家居行业中的TATA木门另辟蹊径,通过成功的营销推广在市场角逐中大放异彩,创造了一个为业内称道的传奇。网络已经步入了5G年代,营销推广与共享电子商务模式的风靡已是大势所趋,身为传统行业的家居建材行业理应更积极、主动地拥抱线上推广,借此达成企业线上推广的新突破,化挑战为机会。
疫情为家居企业带来的更为深入和长远的变化则是推进家居企业商业模式的迭代与升级。如促进企业进一步细化花费人群,塑造核心爆款商品,将出售链的效能优势发挥到极 致,全方位达成C2B个性化定制服务。市场还在,不会消失只会迟到,这一点企业无需过度担忧,短期的花费停滞后必将爆发出更大的花费需要。商品和服务能否与当下的顾客成功适配,才是企业要全力解答的核心命题。
对策二:家居卖场积极主动为商户减租
作为建材家居行业生态链上的要紧一环,家居流通企业,也就是家居卖场需要从行业生态的高度做长远打算,应积极主动为商户减租,放水养鱼。值得称道的是,红星美凯龙作为行业领头羊敢为人先,为商户减租1个月。其后包括大明宫、简爱家居、佛山罗浮宫等在内的地区卖场也纷纷推出了减租政策。
对此红星美凯龙实行总裁朱家桂向笔者表示,在家居建材这个行业生态链当中,现在zui脆弱的就是加盟商、商家系统。短期没业务第一商家扛不住,假如商家大面积坍塌,无论是对工厂,还是对卖场而言都是巨大的危机。现在还有大量卖场和工厂意识不到这个危机,这个时候大家需要清醒,拿出针对加盟商层面的减租、减轻负担政策。
笔者也号召更多的家居卖场加入到减租行列中,通过切实的举措保证广大商家可以维持生计。只须商家可以熬过困难时期,家居卖场就有期望。家居花费需要终究会回归,市场也肯定会出现回春的盛景,同舟共济才让家居卖场和商家一起走向将来。
对策三:工厂主动协助加盟商减轻负担解困
除去为加盟商供应减租政策的家居卖场,品牌工厂和总部也应积极主动为商家分忧解难。工厂第一要摸底商家的存活情况;第二,应以具有针对性的举措,帮助加盟商解决当下面临的危机与痛点。
现在金 牌橱柜发布了承担加盟商1个月职员工资的政策,喜临门决定承担加盟商导购员1个月工资,米兰之窗宣布承担全国加盟导购1个月工资,顾家家居2020年干线物流不收取加盟商有关成本。
对此,笔者呼吁更多家居品牌的总部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实力强劲的头部企业可以普惠,成长型企业可以针对处境艰难的策略商家进行定向支持。总体而言,工厂需要要稳住商家队伍,一旦商家体系坍塌,企业也将面临生死危机。
疫情加速家居行业大洗牌与大整理
与2003年的非典相比,本次疫情给家居建材行业带来的影响截然不一样。2003年,无论是中国的宏观经济,还是房产产业链都处于迅速进步的上升阶段。疫情一结束,家居行业即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而此次疫情来临前,家居行业已进入自2018年开始的下行调整阶段,存量角逐成为了主旋律。
即便没有疫情,角逐力不强、商业模式老套的家居企业或加盟零售商在2020年也没什么前途可言,疫情的到来只是加快了这类企业的消亡。疫情结束服务市场势必会回暖,对于那些实力雄厚、有角逐力的企业而言,彼时的行业角逐环境会得到很大改变,消亡企业释放出的市场空间会为活下来的企业供应一次难得的进步机会。
总而言之,优质企业可以把疫情带来的短期考验当作一次瘦身行动,经过风霜的磨砺后体质会愈加康健,将会在市场上有更大的表现。企业家和经营者的信心和心态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前途,这个时候更需要换个视角来看世界,来看行业,来看业务。
悲观者或许是正确的,但成功往往属于乐观者。这个时候,你要选择做一个悲观者,还是乐观者呢?